返回

太平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混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纳入自己的组织体系之下,变为自己的鹰犬爪牙,恶劣的外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你一路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魏聪沉声道。

    “喏!”

    料理了郭奎的事情,魏聪站起身来,走到窗旁向外望去,相比起卢萍在起事前最后一次来营地那时,这里又是一番景象了,在扫荡了孔雀山铜矿点方圆五十里内的所有山獠聚居点之后,魏聪终于凑足了开矿所需的最低劳动力,开始对铜矿的开采和冶炼。

    有了炼铁工业累积的人力技术资源的支持,很快孔雀山铜矿就开始出产精铜,除了精铜之外,通过对湿法炼铜后的矿渣焙烧之后,再用水银浸选,就能将其伴生的金银提炼出来,这实际上是大部分现代金银的生产方式。

    至此,魏聪当初当初对手下画出的大饼——超过铜绿山铜矿的产量,一年五亿钱的铸钱收入(算上金银副产品,实际上限远远要超过)总算是出现曙光了。当然,这一切也是有代价的——比如在矿洞里流血流汗的山獠矿奴,比如孔雀山脚一堆堆被随意遗弃富含重金属的有毒矿渣,若是拿现代法律来定罪,魏聪应该足够被拖出去枪毙二十分钟了。

    当然,在公元二世纪中叶的东亚大陆,没人会拿强迫劳动、破坏环境这些罪名来控告魏聪的。充沛的现金流无疑极大地加速了魏聪势力的增长,他对愿意前来营地周围垦荒的流民百姓开出了堪称同时代绝无仅有的条件:免费分配田地,宅地(当然,要自己开垦),赋税劳役头三年免除,三年之后,五分之一的实物税,每年一个月的劳役,一个月的兵役操练(以上皆为带薪)。如果迁入流民无钱购买所需的农具和耕牛,魏聪可以提供年息为百分之五的贷款,这放在平均年息百分之二十起的古代封建社会,简直堪称白送。

    如此的优惠政策加上外间的战乱,迁入营地周围的流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个月才刚刚过十七日,本月迁入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六百七十余人。站在窗口的魏聪欣喜的看着远处的旷野上正在蠕动的黑点,那些就是正在刚刚分配给自己土地上劳作的新移民们?

    虽然已经是八月了,要种植粟米和小麦都已经来不及了,这些勤劳的人们还是在这些刚刚砍伐掉树木的空地上种下了豆类,这种被当时人称之为“菽”的农作物生长很快,而且可以让土地变得更肥沃,是当时民众很喜欢的一种渡荒粮食。归根结底,铜钱和钢铁不能填饱肚子,营地的水运交通再便捷,从外部输入粮食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可能的话,还是增加粮食自产为上。

    “郎君!”

    “阿登呀!怎么了!”魏聪转过身来,对刚刚进门的第五登笑道。

    “出任县尉的事情,您真的不考虑了吗?”第五登小心翼翼的问道。

    “嗯!”魏聪点了点头,在面对蛾贼四起的局面下,馀汗县令终于再也忍受不住,派出使者征辟魏聪出山为馀汗县尉,显然他是想借助这股神秘而又强大的武装力量来自保。县令使者的到来立刻激起了第五登、刘久、黄平这些老部下们的狂喜,在他们看来这可谓是苦尽甘来,终于不用在山沟沟里继续蹲着,可以去县里去尝尝人间烟火的滋味了。

    而魏聪面对县令的征辟却表现的很沉静,他先是非常恭谨的迎接了县令使者,然后狠狠的自贬了一番:“本下劣之才,又无德望,触犯法度,以逃死为万幸,岂敢再释褐而为官身,有辱朝廷体面?”

    在使者以为魏聪是在故作姿态、好自抬身价的时候,魏聪又拖出第五登来举荐给使者,称其“娴于兵法、性情沉稳,在军中素有声望,实乃将才。若县尊不弃,可以此人为县尉,必能为一县藩屏,保得上下安康!”

    当时使者不敢决定,只得暂时回到县城,将情况禀告县令,数日后,使者带来了新的征辟文书,与先前给魏聪的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魏聪的名字改成了第五登。魏聪让第五登拜谢之后,带两百人前去馀汗县城上任。而这天就是上路的日子,第五登这是来向魏聪辞行的。

    “我还是不明白,您为什么不去县城呢?”第五登低声道:“营地这边您交给我,或者刘久就是了。我们定然将这里管的好好的!”

    “我不是觉得你们不能把这里管好!”魏聪笑了起来:“只不过还没有到我离开这里的时候,你代我去出任县尉,先替我打个前站就是!”

    “喏!”第五登应了一声:“那我去了县城,要做些什么呢?”

    “四件事!”魏聪伸出四根手指头:“第一,收容流民,按照我和卢祭酒的约定,蛾贼不会进攻馀汗县,所以相邻县的百姓会往那儿逃。你可以以从流民中募兵为理由,向县令提出收容流民的要求,然后按照我需要的数字,逐月向营地这边送,尤其是有手艺的工匠,我这里有多少要多少;第二就是练兵,这个我就不必说了;第三、造船,要依照我的图样造船,所需钱款我会给你;第四、结交豪杰,蛾贼起事之后,四方豪杰并起,他们当中有的人能够成为我们的羽翼、爪牙,有的人会成为我们的朋友,而有的人则是我们的敌人,而这个时候,你就要细心观察,为将来

第118章 混乱(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